作者简介:宋云霄,男,1973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工作。
探讨读点前移在拜耳ADVIA 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临床高浓度样本的分析性能。
方法分别用ADVIA 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读点前移模式和仪器自动稀释模式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 (Urea)和肌酐(Cr)的高浓度样本,并将两者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ALT、Urea及Cr的高浓度样本应用读点前移得到的分析结果和仪器自动稀释样本得到的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2种检测模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
读点前移扩大了酶化学分析的范围,保证结果的精确、快速,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To investigate the analysis capability of high concentration sample determination by Bayor ADVIA 1650 auto biochemical analyzer with point forwarding mode.
MethodsThe high concentration sample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urea and creatinine(Cr) were determined by ADVIA 1650 auto biochemical analyzer with point forwarding mode and auto-dilution mode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ResultsThe results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LT, urea and Cr determination by point forwarding mode and auto-dilution mode ha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modes(ALT:
The point forwarding mode could expand the scope of enzyme chemical analysis and ensure that the result is precise and rapid. It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拜耳ADVIA 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称ADVIA 1650)在所有反应中都应用稀释样本模式,这样就扩大了其化学分析的范围。不仅如此,拜耳公司还在ADVIA 1650上引进了一项被称为读点前移的模式,无需进一步稀释样本的情况下,扩大了样本的分析范围。在这项技术中,测量窗被移至更早的时间段,这样就能在底物耗尽以前进行反应检测。如果没有达到读点前移标准,ADVIA 1650将会自动对操作者指定的进一步稀释后的样本重新进行分析。我们用此技术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 (Urea)和肌酐(Cr)高浓度样本检测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做一个实验评价。
1. 仪器和试剂 ADVIA 1650。ALT、Urea和Cr试剂均为配套试剂。ALT为紫外速率法,Urea为脲酶紫外速率法,Cr为苦味酸速率法。校准品为拜耳化学校准品(批号197301)。质控品为2个水平质控(QC1和QC2,批号分别为197280、197290)。
2. 样本 来自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新鲜血清,测定前置-20 ℃保存。ALT、Urea、Cr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30~3 500 U/L、30~70 mmol/L、220~2 600 μmol/L。
1. 将读点前移模式得到的分析结果和仪器自动稀释样本模式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2. 用拜耳化学校准品对ALT、Urea、Cr进行校准,并使用拜耳的质控品、试剂及测定程序,在无失控的条件下连续10 d对无稀释和仪器自动稀释的50份样本进行测定。
3. 用2份患者血清分别使用读点前移和仪器自动稀释模式做批内重复测定20次。
4. 用读点前移模式在项目参数设定中做E2修正检测阈值,而仪器自动稀释模式在项目参数设定中不做E2修正。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运用线性回归对读点前移得到的结果( Y)和仪器自动稀释所得到的结果( X)进行比较。
运用线性回归对读点前移模式得到的结果( Y)和仪器自动稀释模式所得到的结果( X)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见 表1。2种检测模式间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表1 读点前移和仪器自动稀释模式相关回归分析 |
图1显示了未启用读点前移模式检测典型高浓度样本的吸光度阅读点,由于底物耗竭而产生的有效数据点不足。在读点前移模式中高活性(浓度)样本的阅读窗如 图2所示移到了更早的时间框。这是因为高浓度样本的读数点不足6个点,所以强调的是必须制定6个线性点以确保产生有效的结果。对于高浓度样本,酶促反应启动后,中间产物瞬间形成,非线性反应期非常短,在整个反应进程中,酶的测量值在延迟时间内获得[ 4]。
本研究的3个项目在读点前移和仪器自动稀释检测到的结果,其批内变异系数均<1/4允许误差,2种测定方式的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及较小的系统误差,符合临床的要求。因此,读点前移模式不仅仅可以用于酶的检测,也可以用于速率法测定的底物检测。读点前移模式扩大了ADVIA 1650的线性,没有开启读点前移时检测ALT、Urea、Cr的最高值分别为1 100 U/L、53.6 mmol/L、2 210 μmol/L,超出线性仪器要求稀释重做或出现假阴性结果。启用读点前移后检测ALT、Urea、Cr的最高值分别为3 405 U/L、70.8 mmol/L、2 353 μmol/L。这样就不用再次人工或自动稀释进行样本分析,也就不用花费额外剂量的试剂和更多的时间,并延迟分析结果。读点前移模式可以避免活性非常高的样本出现假阴性的结果。
2种检测方式间的 r均>0.975,说明回归统计的斜率和截距可靠,可以用其去估计读点前移所带来的系统误差,并以 Xc处的 SE来判断读点前移和仪器自动稀释间是否具有可比性[ 5]。ALT、Urea及Cr 3个项目在 Xc处的 SE%均≤1/2 CLIA’88 TEa,说明读点前移与仪器自动稀释具有可比性。总之,读点前移的应用可有效扩大临床可报告范围,保证结果的精确、快速,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验室和临床的需求。
[1] |
|
[2] |
|
[3] |
|
[4]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