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绍敏,女,1957年生,学士,主任技师,主要从事艾滋病检测与研究工作。
随着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治疗人数的逐年增加。原用于科研定量检测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HIV-1)的病毒载量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AIDS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的临床实验室。我们利用西门子拜尔HIV-1 病毒载量检测试剂盒内剩余标准品制备质控品, 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方法。
西门子拜尔分枝bDNA病毒载量分析仪及配套的HIV-1核糖核酸(RNA)3.0试剂盒。
收集bDNA检测HIV-1病毒载量试剂盒中剩余标准品妥善保存于-80 ℃冰箱内。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集了20个试剂盒中剩余标准品, 丢弃病毒载量浓度最高的A、B标准品。收集中、低浓度C、D、E、F标准品各20支, 融化后充分混合、混匀(量约100 mL), 用无DNA酶、RNA酶的进口冻存管分装, 每管1.3 mL约70支。保存于-80℃冰箱内。
随机抽取10支分装的质控品。按照bDNA实验条件进行定量检测, 将所得质控品的拷贝数换算成10的对数值, 计算出平均值(
1.10支质控品的HIV-1拷贝数波动于380~518拷贝/mL之间, 将其换算成Log10的对数值(2.50~2.71)。计算
2.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共用3批试剂(批号:x076B1、x079A1、x080)检测11批样本。每次都带自配的质控品进行室内质量控制, 将检测结果记录在质控表和质控图上, 见图1。判断11批次实验结果检测质控值均在控。
血浆中HIV-1病毒RNA的含量即病毒载量, 以每mL所含RNA的拷贝数表示。病毒载量与病毒复制呈正相关, 其标志着AIDS的进程、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以及预后。bDNA方法检测HIV-1病毒载量的结果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 CD8+比值的相关性较高[1]。
bDNA是一种夹心式核酸杂交反应[2], 通过bDNA扩增与各靶探针结合, 使每个核酸信号放大数百倍, 信号强弱与核酸量成正比。此技术不需要扩增病毒核酸, 克服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的交叉污染。该技术使用81条寡核苷酸探针对HIV-1 RNA pol基因的多个保守区进行靶定, 能够与HIV-1M群A~F亚型结合, 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基因变异对实验准确性的影响[2]。试剂盒内还配备了3种不同水平的内部质控品(高值、低值和阴性对照), 当高值、低值的测量值在试剂盒规定的范围之内、阴性对照的结果< 50拷贝/mL时控制结果有效。但不同的操作技术人员的实验误差不同, 不同批号试剂内部质控品定值不同, 需要建立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来监控检测试剂和实验过程的稳定性, 提高检测的精密度。
bDNA检测HIV-1病毒载量, 样本用量较大(1 mL)。国外的质控品价格昂贵, 而且进关运输极为困难, 一般临床实验室无法做到。国内尚无可选用的外部质控品。若用AIDS患者的血浆样本, 很难取到够用1~2年的样本量。而且需要通过离心分离血浆、再用0.2 μ m滤过膜过滤除菌等环节, 离心时产生的气溶胶、过滤时发生泼溅等事件会增加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本研究利用检测试剂盒内多余的标准品制备室内质控品, 于2008年1月应用至今, 共检测11批样本, 用了3个批号的试剂, 结果稳定可靠。
为了保证自制质控品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 丢弃HIV-1含量较高的标准品, 收集中、低浓度(25~4 000拷贝/mL)的标准品, 充分混合成病毒载量拷贝范围在308~521拷贝/mL之间的标准品。分装制成室内质控品, 低温冷冻保存, 经济、安全、性能稳定。与试剂盒内的质控品联合应用, 可排除仪器和不同批号试剂对测定值的影响, 达到监测测定过程是否稳定的室内质控的目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