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血浆组织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宋娟芳, 张敏华, 施黎华, 吴月红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 湖州 313000

作者简介:宋娟芳,女,1975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生物化学检验工作。

关键词: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胃癌
中图分类号:R446.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640(2009)06-0412-02

近年来研究发现, 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 TF在体内许多细胞均能表达, 多种癌细胞亦能表达和分泌, 与肿瘤的血管生长和转移有关[1]。我们报道胃癌患者血浆中TF和TFPI的水平变化, 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一、材料和方法

1.患者组 65例, 其中男38例, 女27例, 年龄41~71岁, 平均50.3岁, 全部病例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或磁共振、病理或细胞学确诊。按有、无转移分为转移组25例和未转移组40例, 胃癌手术切除后半年肿瘤复发转移者为术后复发组8例, 同时对比了21例患者手术前、后指标的变化。

2.正常对照组 30名, 其中男19名, 女11名, 年龄45~73岁, 平均50.6岁, 均为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体检者, 且近期均无明显的炎症感染。

3.方法 所有患者在采集标本前均未接受化疗或放疗, 采集晨间空腹静脉血1.8 mL, 放入含0.109 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0.2 mL的试管中, 轻摇, 分离血浆并保存于-80 ℃低温冰箱待测, 21例胃癌患者术后恢复2周时再次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TF、TFPI水平, 操作严格按规定进行, 试剂为美国ADI公司产品, 购自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仪器为美国Dynex公司的OpSys-MR酶标仪。

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用 x̅± s表示,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1. 胃癌转移组、未转移组血浆TF和TFPI水平 25例胃癌转移组患者血浆中TF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 0.05), 血浆中TFPI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 0.05), 未转移组TFPI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 见表1

表1 胃癌转移组、未转移组血浆TF和TFPI水平比较( x̅± s)

2.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TF和TFPI水平 21例患者手术前血浆TF和TFP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术后2周血浆TF和TFPI水平均明显回落, 明显低于术前(P< 0.05); 8例术后复发患者TF和TFPI水平又明显回升,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见表2

表2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和复发患者血浆TF和TFPI水平( x̅± s)
三、讨论

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是恶性肿瘤常见而重要的病理过程。目前认为TF是体内活性最强的促凝物质之一, 作为凝血系统中惟一在细胞表面表达的跨膜糖蛋白, 参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止血过程。TFPI是TF途径中重要的生理抑制物, 主要由微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在肿瘤组织中, TF异常表达往往导致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 微血栓的形成又可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 促进肿瘤着床和转移。恶性肿瘤患者血浆TFPI水平升高主要是癌细胞自行合成TFPI, 肿瘤浸润使内皮细胞受损, 促使TFPI过度表达, 促凝活性增加反馈性导致TFPI释放增加[3]。我们检测胃癌患者转移组和未转移组血浆TF和TFPI水平, 转移组患者血浆中TF和TFPI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 表明胃癌患者血浆中TF和TFPI水平异常表达, 尤其是扩散转移的患者, 反映出恶性肿瘤患者血浆TF和TFPI指标异常与癌细胞自身的释放、局部浸润及癌细胞的迁移有关。当恶性肿瘤在局部浸润时, 对其周围正常组织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破坏, TF表达与暴露, 因子VIIa/TF复合物在局部高浓度形成, TFPI由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起调节作用, 以及TF-FVIIa复合物和癌促凝物质可直接激活FXa, 反馈使TFPI释放增高。我们认为通过检测TF、TFPI在胃癌转移和未转移患者中的变化, 可了解肿瘤患者的某些病理机制, 尤其是癌细胞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对胃癌患者手术前、后所作的观察可见, 术前升高的血浆TF和TFPI水平, 在术后随着疾病的改善而趋于正常水平。当患者术后复发时血浆TF和TFPI水平又出现明显的回升。这一结果提示血浆中TF和TFPI水平还可作为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的一项分子指标, 有助于发现高危和复发转移的患者。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Nadir Y, Vlodavsky I, Brenner B. Heparanase, tissue factor, and cancer[J]. Semin Thromb Hemost, 2008, 34(2): 187-194. [本文引用:1]
[2] 张爱华, 李小亮, 孙达春.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TFPI和uPA及PAI变化的临床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1, 22(9): 491-492. [本文引用:1]
[3] Yu JL, May L, Lhotak V, et al. Oncogenic events regu-late 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implication for tumor progression and angiogenesis[J]. Blood, 2005, 105(4): 1734-1741.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