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612例阴道分泌物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吴美娟
义乌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义乌 322000

作者简介:吴美娟,女,1964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摘要
目的

了解妇科阴道疾病的病原体检出率及分布,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对2 612例门诊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和革兰染色镜检。

结果

2 612例标本中,清洁度Ⅰ~Ⅱ度1 128例、Ⅲ~Ⅳ度1 484例,不同清洁度中病原体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检出念珠菌472例,滴虫118例,线索细胞626例,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绝经期妇女线索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未绝经期妇女( P<0.01),而念珠菌的检出率则相反( P<0.01),滴虫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

在白带常规检查中,即使清洁度正常时也要注意查找病原菌。线索细胞在不同清洁度、不同年龄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应加强该项目的检测。

关键词: 念珠菌; 滴虫; 线索细胞; 阴道分泌物
中图分类号:R44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09)05-0390-03

阴道分泌物检查是妇科感染性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妇女自身健康意识的提高, 阴道疾病的就诊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解妇科阴道疾病的感染情况, 我们对义乌市妇幼保健院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间2 612例门诊妇科患者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和革兰染色镜检结果进行了总结和统计, 以期为妇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妇科门诊18岁以上就诊患者2 612例, 年龄18~76岁, 平均年龄(38.6± 6.2)岁。自述症状为白带增多、阴部瘙痒、白带有异味、尿频、尿急。其中绝经862例, 未绝经1 750例。

二、仪器和试剂

Olympus光学显微镜, 革兰染液, 生理盐水。

三、方法

由妇产科医师用2支无菌专用棉拭子取阴道、宫颈管及后穹窿分泌物, 1支涂于滴加生理盐水的清洁无菌玻片上作常规检查, 40倍显微镜下观察10个视野, 查找念珠菌菌丝和孢子以及滴虫。另1支直接涂片固定后用快速革兰染液染色, 油镜下找线索细胞。肉眼观察判断白带的清洁度,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标准[1]判定。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χ 2检验方法统计。

结 果
一、清洁度

2 612例标本中, 检出清洁度Ⅰ ~Ⅱ 度1 128例(43.19%), Ⅲ ~Ⅳ 度1 484例(56.81%)。

二、念珠菌、滴虫以及线索细胞检出率

2 612例标本中, 检出念珠菌472例(18.07%), 滴虫118例(4.52%), 线索细胞626例(23.97%)。线索细胞检出率> 念珠菌检出率> 滴虫检出率(P均< 0.01)。

三、不同清洁度3种病原体的检出

不同清洁度中病原体检出率有差异, 清洁度Ⅰ ~Ⅱ 度的阴道分泌物中病原体的检出率(21.63%)均明显低于Ⅲ ~Ⅳ 度阴道分泌物中的检出率(66.00%, P< 0.01), 见表1

表1 不同清洁度3种病原体检出率
四、不同年龄组3种病原菌检出率

绝经期妇女线索细胞的检出率为45.48%, 明显高于未绝经期妇女(12.23%, P< 0.01)。而念珠菌的情况则相反, 未绝经期妇女念珠菌检出率(21.83%)明显高于绝经期妇女(9.74%, P< 0.01)。滴虫的检出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3种病原体检出率
讨 论

阴道分泌物检查包括一般性状、清洁度、寄生虫和微生物学检查[2]。引起女性阴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很多, 如大肠埃希菌、类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假丝酵母菌、滴虫以及支原体等。白带常规镜检只能进行清洁度判断和真菌菌丝及孢子、滴虫等检查。其特点是直接、简便、快速, 能在很短时间内给临床医生提供初步诊断依据, 为进一步检查或诊疗提供参考。我们在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湿片检查的同时, 增加了革兰快速染色镜检, 可初步对病原菌简单分类, 从而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清洁度是感染与否的直接反映, 但Ⅰ ~Ⅱ 度时仍有一定的检出率。提示我们在日常检验工作中不仅清洁度高时需要注意查找病原菌, 在清洁度正常时也要注意查找病原菌。

线索细胞主要由大量加德纳菌群吸附在阴道上皮细胞形成, 是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中最为敏感和特异的指标[3]。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是目前造成输卵管炎、盆腔炎、不孕症、泌尿系统感染、胎儿感染、早产、羊水感染及新生儿黄疸、妊娠并发症等发病率增高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线索细胞的检出对细菌性阴道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防扩散非常重要。本研究中通过革兰快速染色法对线索细胞进行检测有很大的意义, 研究提示在不同清洁度、不同年龄中均有较高的检出率, 提醒我们应该加强该项目的检测。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3版.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324. [本文引用:1]
[2] 熊立凡, 李树仁. 临床检验基础[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66-267. [本文引用:1]
[3] 李树仁, 朱青, 李开伦, . 检查线索细胞对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价值[J].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7, 32(6): 371-37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