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 英,女,1970生,技师,主要从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工作。
通讯作者:刘 伟,联系电话:021-68383447。
采用Medtronic Minimed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80例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2±3) h 的血糖监测,了解其动态血糖波动状况。
方法对80例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72 h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其血糖谱。
结果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且耐受性良好。CGMS血糖值与自我血糖监测(SGMS)血糖值的相关性良好。80例患者全天有(56.2±11.7)%的时间在目标血糖范围内[(3.9~10.0) mmol/L],全天(18.1±7.7)%的时间出现血糖过高现象(≥13.9 mmol/L),同时还发现了无症状低血糖。
结论大多数HbA1c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实际控制并不理想,存在缺陷,而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可为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To continuously monitor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DM)patients with hemoglobin A1c (HbA1c)<7% by Minimed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 system(CGMS)and evaluate the kinetic blood glucose level.
Methods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in 80 type 2 DM patients with HbA1c<7% were continuously monitored during 72 h.
ResultsThe blood glucose was monitored well in 80 patients. There was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blood glucose level of CGMS and blood glucose self-monitoring(BGSM). The duration time for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3.9~10.0 mmol/L was (56.2±11.7)%; The duration time for blood glucose levels above 13.9 mmol/L was (18.1±7.7)%. Asymptomatic hypoglycemia was also found in the study.
ConclusionsThe apparent hyperglycemia and hypoglycemia exist in well-controlled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and CGMS can offer much more information about blood glucose excursion, better accuracy and instructal virtue on treatment.
著名的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和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结果提示, 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 2]。因此,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糖尿病控制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 7.0%[3]。那么临床上认为HbA1c控制达标的患者是否其日间血糖均处于理想水平? 期间有无血糖过高或过低现象?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能够发现糖尿病患者连续的血糖波动情况[4]。因此, 我们对一组HbA1c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连续3天的监测, 分析其血糖谱, 以了解这些患者具体的血糖波动状况, 为进一步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2 型糖尿病患者80例, 均来自我院2005年至2007年住院和门诊患者, 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3]。其中男45例、女35例, 年龄40~61岁, 病程1.5年~23年, 平均HbA1c (6.2± 0.3)%。入选要求:HbA1c< 7% , 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实验前3个月无明显药物更改史。所有患者病情稳定, 无急性并发症, 并除外其他可能影响糖代谢的疾病。
CGMS(美国美敦力公司Minimed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 GOLD型)由专人操作。取患者平卧位, 选择脐以下腹部作为穿刺点, 常规皮肤消毒后, 用探头注入器将探头插入皮下, 取出探头的内针芯, 接上CGMS, 用3M防水薄膜固定贴固定。CGMS进行初始化, 经初始化1h, 测指尖血糖值作为参考值输入CGMS后监测仪开始启动工作, 每10秒收集一个数据, 每5min取一个平均值并记录下来, 每天输入上午7点、三餐后2 h及晚上10点的5个指血血糖值, 佩带3 d, 每天记录288个血糖值, 3 d后拔出探头, 取下血糖记录仪, 通过信息摄取器输入电脑, 采用Medtronic Minimed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试验期间, 要求患者尽可能少地调整他们的日常行为, 进餐时间统一固定, 早餐为上午7: 00, 中餐为中午11: 30, 晚餐为晚上5: 30。用药时间遵医嘱, 用药剂量不变。HbA1c采用BIO-RAD公司提供的HbA1c分析系统及试剂进行检测。
实验数据以
一、通过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CGMS相关知识教育及护理, 所有患者均能配合监测, 顺利完成72 h的监测, 在监测的过程中, 均未出现报警现象。CGMS监测时间:平均每人(72± 3)h。
二、用罗氏血糖仪测指血1 200次, 与CGMS的相关系数(r)为0.75~0.91, 见表1。
![]() | 表1 CGMS测定值与指血血糖值的相关性分析( |
三、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24 h 血糖均值为(7.52± 1.32)mmol/L, 21: 00~次日6: 00、早餐前1 h、早餐后3 h、中餐前1.5 h、中餐后3 h、晚餐后3.5 h血糖值分别为(5.81± 1.01)、(6.31± 0.99)(9.52± 1.22)、(7.10± 1.89)、(8.22± 1.23)、(7.09± 1.03)、(8.11± 0.99)mmol/L。平均24 h 血糖谱分布情况见图1。即使HbA1c控制达标的糖尿病患者仍有明显的餐后血糖过高现象, 尤以早餐后最为明显, 且持续时间最长, 而中、晚餐后血糖相似。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3 d CGMS统计所得血糖波动的均值为7.58 mmol/L (图1 的水平虚线)。80例2型糖尿病患者3 d CGMS统计所得三餐后血糖峰值及出现时间见表2。可见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后血糖达峰时间不一, 一般出现在每餐餐后1.4~1.9 h之间。
![]() | 表2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3 d CGMS统计所得三餐后血糖峰值及出现时间 |
四、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全天有(18.1± 7.7)%的时间出现血糖过高(≥ 13.9 mmol/L)。同时还发现了无症状低血糖, 7人次出现在中餐前, 14人次出现在午夜。9人次出现低血糖后高血糖。
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程度的最常用指标, 但因其反映的是近3个月的整体血糖平均水平, 故难以精确反映血糖控制的具体情况。既往常规的指尖血检测, 均为某一点血糖, 虽然可以代表几分钟内的血糖状况, 却不能反映血糖变化的趋势和方向, 即使一日多次检测, 仍然可能漏掉许多波动的血糖细节。而CGMS能揭示常规血糖测定方法未能显示的血糖漂移变化及波动趋势[5], 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患者各时段血糖水平。通过CGMS提供患者血糖信息, 可发现无自觉症状的反复低血糖发作、黎明现象和高血糖的峰值, 还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类型和走势,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运动时间、饮食指导, 使糖尿病综合管理更加具体化。
本研究发现, HbA1c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仍有明显的血糖控制不理想现象, 主要表现在三餐餐后血糖升高, 其中尤以早餐后血糖升高最为明显。同时我们还检测了3 d CGMS中超过特定血糖值所占时间的百分率, 80例患者全天有(18.1± 7.7)%的时间出现血糖过高现象(≥ 13.9 mmol/L)。发现特殊的血糖谱是CGMS又一优势, 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本研究发现7人次出现在中餐前, 14人次出现在午夜。另有9人次出现低血糖后高血糖。研究结果提示, HbA1c< 7.0%的糖尿病患者仍然有较多的高血糖和低血糖情况存在。作为HbA1c值达标的患者并不完全表示血糖控制良好, 本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往往血糖波动较大, 其临界低血糖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也较高, 应引起临床关注。
因为CGMS能够探测到普通血糖监测和HbA1c测定无法发现的血糖高低波动, 所以在治疗方面可以通过调整进餐食物种类数量、饭后及时运动、加用阿卡波糖或格列奈类口服药、治疗原发病等来纠正, 夜间低血糖者注意睡前加餐; 老年人无症状性低血糖夜间多发者, 必要时上调血糖控制标准, 以降低发生低血糖时的意外风险。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