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龚敏莉,女,1975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微生物检验工作。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 大肠埃希菌作为条件致病菌是急性阑尾炎患者最主要的致病菌。分析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276例急性阑尾炎样本中分离出104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情况, 有利于术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
1.一般资料 宁波镇海龙寨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7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 术中对阑尾腔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04株, 其中男66例, 女38例, 年龄5~81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测确诊为阑尾炎。
2.病原菌检测 阑尾切除后于阑尾腔内沾取分泌物放入无菌管内立即送检。样本接种到血平板中进行细菌培养, 用法国生物酶里埃API生化条进行鉴定, 药敏纸片由英国OXOID公司和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3.药敏试验 采用WTO推荐的K-B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ESBLs采用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实验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试验结果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0)推荐标准进行判定和处理, 为了便于统计, 以“ 中介” 并入“ 耐药” 统计。
4.标准菌株 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 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 700603, 由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实验符合NCCLS最新颁布的药敏质控范围。
1. 276例阑尾炎样本中有142例细菌培养阳性, 检出率为51.4%。共分离到148株细菌(其中6例为2种细菌混合感染, 均为大肠埃希菌与其他细菌合并感染), 细菌种类达22种, 其中大肠埃希菌104株, 占70.3%, 铜绿假单胞菌11株, 占7.4 %, 肺炎克雷伯氏菌4株, 占2.7%, 阴沟肠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嗜水/豚鼠气单胞菌各3株, 各占2.0%, 鲍曼不动杆菌, 鸟肠球菌(D群)各2株, 各占1.4%, 其他13株, 占8.8%。
2.药敏试验 104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 37株, 占35.6%, ESBLs阴性67株, 占64.4%。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见表1。
![]() | 表1 104株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 |
急性阑尾炎主要是内源性感染, 致病菌多来自肠道内正常菌。病原菌分布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占70.3%, 其比例与王光辉等[1]的报道相近。
本组资料显示, 104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37株, 占35.6%。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赋于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单酰胺类及青霉素类耐药的一类酶[2]。 由表1可见, 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株, 且呈多重耐药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零, 因此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仍是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感染的最佳药物。但目前已有报道出现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 应引起高度重视, 严密监测, 警惕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变迁。
随着临床抗菌药物特别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应用, 产ESBLs的菌株越来越多。 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 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