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血者输血前检测IgA含量的临床价值
陈秉宇, 梅梦寒, 谢一唯
浙江省人民医院输血科,浙江 杭州 310014

作者简介:陈秉宇,男,1968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输血与检验工作。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受血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A(IgA)的含量,探讨受血者IgA的含量与输血超敏反应的关系,以说明输血前检测受血者IgA的重要性。

方法

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受血者输血前IgA的含量。分析IgA缺乏或低下受血者与IgA的含量正常受血者的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

1 578例受血者输血前IgA含量低于参考范围的有3例,占0.190%(3/1 578),其中 1例为IgA完全缺乏,占0.063%(1/1 578);IgA缺乏或低下受血者组输血后均出现严重的输血超敏反应(100%,3/3),其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IgA含量正常的受血者组(1.14%,18/1 575)( P<0.01)。1 578例血者中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0.063%,1/1 578)。

结论

IgA缺乏或低下的受血者输血后易出现严重的输血超敏反应。输血前检测受血者IgA的含量对于防范和减少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A; 受血者; 输血超敏反应; 输血安全
中图分类号:R446.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09)12-0920-02

输血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严重关注, 如何防范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已成为医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目前, 临床输注血液、血液制品可使部分患者发生输血超敏反应, 特别是免疫球蛋白A(IgA)缺乏或低下的患者输注血液、血液制品极易发生严重输血超敏反应, 甚至危及生命。由于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病因和机制并不十分清楚, 明确诊断往往比较困难, 且缺乏有效的实验检测手段和措施[1]。我们通过检测输血前受血者血液中的IgA含量, 并分析IgA缺乏或低下受血者与IgA含量正常的受血者输血超敏反应的发生率, 以探索一种能较好的减少IgA缺乏或低下受血者的输血超敏反应, 提高输血安全的替代方法。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标本 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治疗的患者输血前样本1 578例。

2.试剂和仪器 仪器为BECKMAN IMMAGE自动免疫比浊分析仪; 检测试剂由Beckman Counter公司提供。

二、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 并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分析IgA缺乏或低下受血者与IgA含量正常的受血者的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本实验室的参考范围为 0.82~4.53 g/L。以血液中IgA 浓度低于实验室的参考范围定义为IgA缺乏或低下。

结 果

一、1 578例受血者输血前的IgA含量低于参考范围的有3例, 占0.190%(3/1 578), 其中 1例为IgA完全缺乏[0.063%(1/1 578)]。

二、3例IgA缺乏或低下受血者输血后均出现输血超敏反应(100%), 其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IgA含量正常的受血者组[1.14 %(18/1 575)](P< 0.01)。

三、1 578受血者中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 占0.063%(1/1 578)。

讨 论

临床输注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血浆及含有血浆的其他血液制品可使部分患者发生输血超敏反应。输血超敏反应主要是由输注血浆成分而引起的 I型速发性变态反应 (输血过敏反应), 也可以是由血浆成分中某些种类抗体(如IgG和IgM类抗体)引起Ⅱ 型或Ⅲ 型超敏反应(输血类过敏反应)。据文献报道, 血液输注以过敏反应发生率为最高, 约为 1%~3%, 本研究数据为1.33%, 两者基本一致; 其中严重输血超敏反应发生率约为0.1%~0.2%, 反应多为全身性, 涉及心血管、呼吸或消化等系统, 可出现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喉头水肿等临床表现, 可伴有寒战和发热; 出现过敏性休克, 严重者可致死亡, 本研究的发生率为0.063%, 高于文献报道的0.002%~0.005%[1], 可能与本地区的人群、本实验的样本数少有关。

本研究1 578例受血者的输血前IgA含量低于参考范围的有3例, 占0.190%(3/1 578), 与文献报道0.2%基本一致[2], 其中1例为IgA完全缺乏, 占0.063%(1/1 578)。IgA缺乏或低下的主要病因可能是在B细胞分化早期IgA生成B细胞成熟停滞或IgA特异性抑制T细胞被活化, 致使B细胞成熟受阻而致病。

目前, 有关IgA过敏性输血反应的病因和发生机制并不完全清楚, 尚需进一步研究, 且缺乏有效的实验检测手段, 明确诊断往往比较困难。实验室检测IgA和抗-IgA可作为排除IgA过敏性输血反应的依据, 但检测抗-IgA的方法尚欠成熟, 未能广泛开展。研究表明, 存在任何IgA就能排除IgA完全缺乏, 并排除同种抗-IgA 介导的的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对于IgA低下或完全缺乏的受血者必要时候可采取特殊措施, 如输注完全没有IgA的献血员血液、输注脐血[3]、输血前给药、监控输血。本研究结果显示IgA缺乏或低下受血者组输血后均出现严重的输血超敏反应[100%(3/3)], 其比例明显高于IgA含量正常的受血者组[1.14%(18/1 575)](P< 0.01)。所以用输血前样本检测受血者血液中IgA含量是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法(必须是没有输注任何血液制品前的样本), 对于减少IgA缺乏或低下受血者的输血超敏反应, 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蔡晓红. 输血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输血杂志, 2008, 21(4): 307-309. [本文引用:2]
[2] Sand ier SG, 洪小珍, 杨劲. 如何处理疑似 IgA过敏性输血反应[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6, 29(3): 275-276. [本文引用:1]
[3] 孔焕佳, 周坚. 脐血可作IgA缺乏患者的血源[J]. 广州医药, 2002, 33(1): 58-5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