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和脂蛋白水平的变化
俞勤华1, 沈建忠2
1.桐乡市濮院镇中心卫生院检验科,浙江 桐乡 314502
2.嘉兴市中医院检验科,浙江 嘉兴 314000

作者简介:俞勤华,男,1958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生化检验工作。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脂蛋白的水平变化与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单纯胆囊结石、40例单纯高血压、40例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及4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瘦素含量,同时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将40例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1、2、3级高血压,分析瘦素、HDL-C、及LDL-C与血压的关系。

结果

单纯胆囊结石组、单纯高血压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4组间血清瘦素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组血清瘦素及LDL-C水平随高血压级别的升高而升高( P<0.05),HDL-C水平随高血压级别的升高而降低( P<0.05)。

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及LDL-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变化,因此可作为判断其病情的辅助指标之一。

关键词: 瘦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囊结石; 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09)12-0914-02

既往研究显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常与血脂异常等密切相关。我们就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蛋白和瘦素水平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

1.对象 患者均来自濮院镇中心卫生院消化科、心内科、普外科等, 正常对照组为濮院镇中心卫生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组40例, 男19例, 女21例, 年龄45~72岁; 单纯胆囊结石组40例, 男20例, 女20例, 年龄42~73岁; 单纯高血压组40例, 男20例, 女20例, 年龄44~71岁; 正常对照组40名, 男20名, 女20名, 年龄43~68岁。4组人员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等相关指标在选择中基本相似, 无明显差异。

2.诊断标准 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胆囊结石和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将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组按血压分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为140~159/90~99 mmHg)、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 mmHg)、3级高血压(> 180/110 mmHg)。

二、方法

1.样本采集 空腹抽肘静脉血, 低温离心分离血清, 置-20 ℃保存, 成批检测。

2.试剂 瘦素试剂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各项指标均符合质控要求, 按说明书操作。

3.仪器 上海日环GC-1200放射免疫测量仪, 日本东芝Toshiba 120生化分析仪。

三、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 x̅± s表示, 2组之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 4组资料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结 果

一、单纯胆囊结石组、单纯高血压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4组间血清瘦素及LDL-C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二、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瘦素、HDL-C及LDL-C水平在各级高血压组差异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随着血压的升高而变化。见表2

表1 各组血清瘦素、HDL-C、LDL-C水平比较
表2 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瘦素、HDL-C及LDL-C水平与高血压级别的关系
讨 论

胆囊结石是一种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胆囊结石病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均有有较高的患病率。我国使用B超普查自然人群的发生率达10%左右。其中单纯胆囊结石的比例已可高达85.99%[1, 2]。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多涉及脂代谢、瘦素代谢等因素。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时, 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明显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 有高血压的胆囊结石患者其瘦素、HDL-C、LDL-C水平受高血压病情影响且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有关。

瘦素的研究起源于1994年, 人体棕色脂肪组织、骨骼肌、胃粘膜、胎盘及胎儿的心脏、骨、软骨等多个组织器官均可以分泌瘦素[3, 4]。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瘦素与高血压病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的机理至今未完全明了, 但瘦素作为一个独立因素, 参与其中[5]。相关研究显示[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增高, 并与血压严重程度有关。瘦素可多方面影响血压,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增加交感神经中枢兴奋性, 升高血压; 或通过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强血浆肾素活性和醛固酮水平、作用于心肌上的瘦素受体等[7]

本研究结果显示, 单纯高血压组、单纯胆囊结石组与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相关研究相符。在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的情况下, 瘦素随血压升高而升高。血浆高瘦素水平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瘦素存在选择性瘦素抵抗, 结果导致神经肽Y(NPY)释放增加, 收缩血管、增加血管对其他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 最终致使血压升高[8]。瘦素对于脂蛋白也存在调节关系, 在胆囊结石的发病过程中, 瘦素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了脂蛋白的代谢[9]。高瘦素水平下, 瘦素对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的调节失控, 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形成。而血中LDL是胆汁中胆固醇的重要来源。高瘦素水平下出现的瘦素抵抗, 使瘦素失去对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调控,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表达增强。在高瘦素血症情况下, 瘦素促使高密度脂蛋白(HDL)分解加速。高瘦素水平对肝脏的作用也增加, 加速肝脏HDL的降解, 升高的瘦素发挥其中枢效应也影响HDL的代谢通路[10]。最终, 高瘦素水平一方面使得LDL水平升高, 另一方面使HDL降解增加, HDL水平降低。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在正常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胆囊结石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组中, 血清LDL-C水平与瘦素水平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均出现升高, 而HDL-C水平与瘦素的变化趋势相反。三者变化与血压分级有关, 表明其有可能参与了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变的过程。因此瘦素、HDL-C及LDL-C可作为单纯胆囊结石及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张红梅, 陈璐璐. 瘦素与胆结石[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4, 20(1): 61-62. [本文引用:1]
[2] 赵晓钢, 谭支良, 汤少勋, . 瘦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J]. 华北农学报, 2006, 21(Z1): 27-29. [本文引用:1]
[3] Arcuri P, Di Spirito P, Di Valerio A, et al. Mutational analysis of OB gene in obese and type 2 diabetes affected subjects[J]. Int J Mol Med, 2000, 6(1): 97-99. [本文引用:1]
[4] 张西波, 崔乃强. 胆色素结石成因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5, 11(6): 536-538. [本文引用:1]
[5] Zhao YF, Feng DD, Chen C. Contribution of adipocyte-derived factors to beta-cell dysfunction in diabetes[J]. Int J Biochem Cell Biol, 2006, 38(5-6): 804-819. [本文引用:1]
[6] 周永列, 刘建栋. 瘦素测定及临床意义的研究[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 25(2): 156-157, 160. [本文引用:1]
[7] 曾志为, 严颂琴, 谭薇.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者血清瘦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水平变化及关系研究[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6, 19(3): 185-187. [本文引用:1]
[8] 刘新颜, 王建军. 瘦素与胰岛素[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5, 20(2): 232-235. [本文引用:1]
[9] 朱绍辉, 罗丁. 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机制及治疗[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6, 18(3): 191-192, 196. [本文引用:1]
[10] Hoffstedt J, Eriksson P, Mottagui-Tabar S, et al. A polymor phism in the leptin promoter region(-2548 G/A)influences gene expression and adipose tissue secretion of leptin[J]. Horm Metab Res, 2002, 34(7): 355-359.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