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栗 振,女,1970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
本研究报道从瑞金医院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患者血液中分离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病例。
患者, 男, 55岁。CML确诊8年, 平时口服中药治疗, 2008年5月因嗜碱性粒细胞升高, 服用威列特一个半月后, 出现发热, 体温高达39 ℃以上, 检查发现血常规中白细胞(WBC)1.0× 109/L, 肝功能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20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15 U/L, 入上海曙光医院, 予以美洛配南、奈替米星、氟康唑、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抗感染, 瑞白升白细胞治疗, 症状无明显改善, 遂转至北站医院, 根据其病情及相关检查, 予以头孢吡肟、万古霉素抗感染, 阿拓莫兰保肝处理, 仍无明显效果, 要求进一步诊治, 转至瑞金医院血液科治疗。当即抽血培养2次, 约48 h出现阳性报警即转种血平板, 24 h后长出圆形凸起、粗糙、白色的小菌落, 见图1、2, 革兰染色呈着色不均匀阳性, 抗酸染色则分枝状明显。经上海第一肺科医院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 相关药物药敏试验均不敏感。
快速生长分枝杆菌革兰、抗酸染色均阳性, 属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 生长温度为25~45 ℃, 最短5~8 h即可生长, 一般48 h后可见明显粗糙的白色小菌落, 该类菌是腐物寄生菌, 主要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现在认为人可从环境中感染, 主要是指水和土壤, 并可通过动物传给人。主要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症状象结核。人与人之间是否传播有待证实。
近10年来上海第一肺科医院从5 592例痰检抗酸杆菌阳性者中经鉴定为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者有173例, 占3.1%(173/5 592), 有咳嗽症状者78%, 咯血者58%, 发热者26%, 空洞者40%, 表明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有一定的致病性[1]。患者大部分是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化疗及类固醇制剂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者。Bang等[2]报道一名7岁的遗传免疫缺陷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种未知的分枝细菌, 经丹麦哥本哈根Statens血清研究所鉴定, 这种新菌种与分枝杆菌属的胞内分枝杆菌和鸟肠球菌的亲缘关系比较接近, 已知后者可引起与人类结核病相似的肺部感染, 特别是在那些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的患者。其具有杆状的外形, 生长比较缓慢。
快速生长分枝杆菌在血液中检出实属罕见, 一般能在痰和伤口分泌物中检出, 且对常用的β -内酰胺类和抗结核药物有耐药性。但对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敏感。本例患者血液中感染此特殊细菌可能与其患白血病、使用化疗药物、免疫力下降有关。提示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重视细菌培养, 找出真正病原菌,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以免延误治疗。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