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丁光辉,男,1975年生,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管理工作。
比较革兰染色二步法与传统革兰染色四步法对阴道分泌物涂片标本染色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了1 000例阴道病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的标本,对其涂片分别采用革兰染色二步法和革兰染色四步法进行染色,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2种染色方法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革兰染色二步法可以替代革兰染色四步法,值得推广应用。
革兰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 其意义在于通过革兰染色可以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一类被染成紫色, 为革兰阳性菌(G+); 一类被染成红色, 为革兰阴性菌(G-)。原理是G﹢菌胞壁厚, 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障, 当乙醇脱色时, 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 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 呈紫色。而G-菌肽聚糖层薄, 交联松散, 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 其脂含量高, 乙醇将脂溶解, 缝隙加大, 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 沙黄复染后呈红色。阴道炎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之一。确诊主要是依据实验室对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测, 阴道分泌物涂片染色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传统的革兰染色四步法, 操作繁琐, 时有误差。本实验对1 000例阴道分泌物的标本涂片分别采用革兰染色二步法和革兰染色四步法进行染色, 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
采集2007年5月至11月在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1 000例, 年龄20~55岁。对其涂片分别采用革兰染色二步法和传统的革兰染色四步法进行染色,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
每份标本涂片两张, 一张做革兰染色二步法, 另一张做传统革兰染色四步法。检测试剂:上海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革兰二步法染色液。(1)革兰染色二步法步骤:以消毒棉签蘸取阴道后穹隆及宫颈分泌物制成涂片, 用95%的乙醇固定分泌物, 自然干燥。加入革兰染色二步法的A液(兰色)1~2滴使之盖满涂膜, 染色15 s后, 清水冲洗, 再加入B液(红色)1~2滴使之盖满涂膜, 染色15 s后, 清水冲洗后自然干燥, 油镜镜检; (2)革兰染色四步法步骤:以消毒棉签蘸取阴道后穹隆及宫颈分泌物制成涂片。涂片干燥后经火焰加热固定, 加入染色液。龙胆紫液染色10 s后水洗, 甩干。碘溶液染色10 s后水洗, 甩干。脱色液脱色10 s后水洗, 甩干。沙黄溶液复染10 s后水洗, 自然干燥, 油镜镜检。
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 2检验, 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000例阴道分泌物的标本采用革兰染色二步法, 检出滴虫128例, 阳性检出率为12.8%(128/1 000), 检出霉菌159例, 阳性检出率为15.9%(159/1 000); 采用革兰染色四步法, 检出滴虫128例, 阳性检出率为12.8%(128/1 000), 检出霉菌162例, 阳性检出率为16.2%(162/1 000)。2种方法检出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在念珠菌性阴道炎中, 可见明显的菌丝相, 孢子相, 菌丝胞子双相的涂片染色。革兰染色二步法与革兰染色四步法均可见滴虫染在G+的紫色, 霉菌孢子呈西瓜子样, 镜下可找到成群革兰阳性浓染的卵圆形孢子, 可见芽生孢子和假菌丝(细长而直, 有分枝或者隔, 呈节段状, 形状似竹竿)革兰染色二步法的视野清晰, 未见明显杂质。在细菌性阴道炎中, 革兰染色二步法染色可见紫蓝色的棒状乳酸杆菌大量减少, 可发现有大量深紫色小杆菌或球状杆菌聚集在淡红色上皮细胞上形成其边缘灰暗呈锯齿状的线索细胞。上皮细胞, 浆丰富, 染成淡红色; 边缘色深, 视野清晰, 小杆菌及球状杆菌染成深蓝色。总体来说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四步法与革兰染色二步法相比基本无差异。
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疾病的发展、传播是非常重要的。阴道分泌物涂片的革兰染色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阴道分泌物涂片的革兰染色法更有以下优点:一份标本可进行多个项目的检查, 一张涂片中即能观察到病原体和正常菌群的分布情况; 设备和技术条件要求不高, 成本低, 易普及, 适用于快节奏, 患者流动特频繁的门诊实验室和基层无条件开展细菌培养的实验室。查滴虫时不受季节、温度的影响; 标本染色后病原体基本被杀灭, 降低了环境污染; 染色标本可较长时间保存以便复查及作为质量监督[1]。传统革兰染色为四步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 本实验通过多次反复试验证明, 传统革兰染色四步法效果不够理想。G-菌往往由于脱色时间不够, 复染时染液浓度过稀且复染时间过短, 复染时不被着色而造成假阳性.传统的革兰染色四步法的1液中有结晶紫和草酸胺, 两者放置长久时会出现结晶沉淀, 所以市面上的革兰染色四步法染液放置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半年, 革兰染色四步法媒染步骤中加入了碘液, 而碘极容易升华, 从而改变溶液浓度, 影响染色结果。其次在脱色中, 3液用到了乙醇。实验中发现, 乙醇对结晶紫并没有明显的脱色作用。所以传统革兰染色四步法的染色原理值得人们进一步的考究[2]。而革兰染色二步法一改传统革兰染色四步法的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 染液中未添加草酸胺, 碘, 改变了乙醇脱色的方法, 在保留了经典的优势后使得染色过程更简便、染液性状更稳定、染色结果更确定。而且通过本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革兰染色二步法与革兰染色四步法在阴道分泌物涂片中真菌, 线索细胞等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所以革兰染色二步法可以替代革兰染色四步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