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 越,女,1975年生,学士,技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工作。
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对头孢美唑和帕尼培南的体外敏感性。
方法采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2007年7月1日至10月30日瑞金医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399株大肠埃希菌和152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初筛和确证试验,对其中252株ESBLs阳性菌进行头孢美唑和帕尼培南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399株大肠埃希菌和15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确证试验阳性率分别为49.87%和34.8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帕尼培南极为敏感(100.00%),对头孢美唑的敏感率为97.4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帕尼培南极为敏感(97.83%),对头孢美唑的敏感率为78.57%。
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帕尼培南极为敏感,对头孢美唑高度敏感。
自从1982年在英国首次发现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 -lactamases, ESBLs)以来, 其数量及种类已在世界各地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 产ESBLs细菌引起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 对头孢菌素为主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并可在院内引起暴发流行, 给临床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 成为临床抗感染领域的一大难题。因此, 对临床分离产ESBLs细菌的监测成为临床微生物检验十分重要的内容, 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治疗革兰阴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医院内感染的控制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菌株来源 收集2007年7月1日至10月30日瑞金医院住院及门诊感染患者送检的痰、中段尿、血液、胸腹水和各种创面分泌物标本共9 427例, 从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399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52株。
2. 抗菌药物纸片 头孢美唑、帕尼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克拉维酸为美国BD公司产品。
3. 培养基 水解酪蛋白胨(MH)琼脂培养基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
4. 主要仪器 ATB自动鉴定系统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
1. 菌株鉴定 对送检标本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离, 用ATB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菌株。
2.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1]。
3. ESBLs初筛试验和确证试验 按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初筛标准, 凡符合下述任何一项指标:头孢他啶≤ 22 mm, 头孢噻肟≤ 27 mm, 即为产ESBLs可疑菌株; 经头孢他啶(30 μ g)、头孢他啶-克拉维酸(30/10 μ g); 头孢噻肟(30 μ g)、头孢噻肟-克拉维酸(30/10 μ g)2组表型确证试验中任何一组药物加克拉维酸与不加克拉维酸的抑菌圈相比, 增大值≥ 5 mm时判断为产ESBLs菌株。
4. 药敏试验结果判读 按CLSI的标准[2]判读结果, 结果分3种类型:敏感、中介和耐药。头孢美唑和帕尼培南的判断标准参照产品说明书, 其中头孢美唑的敏感、中介和耐药范围分别为≤ 12 mm、13~15 mm和≥ 15 mm; 帕尼培南的敏感、中介和耐药范围分别为≤ 12 mm、13~17 mm和≥ 17 mm。
5. 质量控制 用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标准株对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法进行质量控制; ESBLs确证试验质量控制用大肠埃希菌(ATCC 51466) (ESBLs阳性株)。结果需符合CLSI所规定的标准。
399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 199株, 检出率为49.87%, 15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 53株, 检出率为34.87%, 见表1。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帕尼培南极为敏感(100.00%), 对头孢美唑的敏感率为97.40%; 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帕尼培南极为敏感(97.83%), 对头孢美唑的敏感率为78.57%。
![]() | 表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 |
自1982年英国首次报道第1例产ESBLs的产酸克雷伯菌(TEM-3型)以来[3], 至2000年6月为止, 已发现了110多种ESBLs。有研究发现不同患者感染了基因型相似的菌株或克隆, 而且还有大量报道描述了基因型相同的单个克隆的爆发流行[4, 5], 产酶菌株可在患者与患者之间传播, 而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则是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初, 针对产β -内酰胺酶介导的细菌耐药, 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引入了第3代头孢菌素。但随着这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和致病菌的变迁, 又引发了ESBLs介导的耐药性问题, 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还发现了非TEM和非SHV起源的CTX-M系列ESBLs, 其特点是对头孢噻肟的水解能力显著大于对头孢他啶的水解能力。有报道中国产ESBLs的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 能水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地尼、头孢克尼、头孢泊肟等, 但对头孢他啶相对稳定。
有研究发现, 瑞金医院2007年7月至10月期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达到了54.59%和36.73%, 均高于2005年全年水平[6]。本研究显示, 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帕尼培南极为敏感(100.00%), 对头孢美唑的敏感率在97.40%; 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帕尼培南极为敏感(97.83%), 1株中介菌株可能为ESBLs外加高产AmpC酶或碳青霉烯酶, 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头孢美唑的敏感率为78.57%。证明对产ESBLs菌感染的治疗,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帕尼培南)最为有效, 其次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头孢美唑)对ESBLs也有很好的体外活性作用。
临床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ESBLs的监测, 以有效指导临床对感染患者的诊治与预防。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