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试剂的科学化管理
陈洁, 陈峰, 赵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92

作者简介:陈洁,女,1971年生,学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实验室试剂管理工作。

摘要
关键词: 检验试剂; 管理; 科学
中图分类号:R197.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2)05-0427-02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 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 检验工作与临床结合更为密切。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地位日趋重要。检验试剂作为整个检验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 其管理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并直接关系检验科的成本、效益[1]。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容易产生管理流程混乱、效率低下、信息数据不准确、试剂浪费等弊端。因此, 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 实行科学化管理。我们介绍了新华医院检验科试剂管理实践经验, 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试剂管理基本流程

1.试剂采购 试剂采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要求“ 三证” 齐全, 选择质量好、性能/价格比高的试剂[1]。对于新项目检验试剂的选定, 采用严格的论证流程:根据临床需要, 结合检测项目要求及科室现有的检测条件, 采集汇总信息, 选出候选试剂进行方法学评估。由论证小组讨论后选定推荐试剂, 完成论证报告。上报医院资产管理部, 通过后再进行使用。

2.试剂验收、保存 对送到的试剂要进行品名、数量, 有效期的核对, 检查试剂外观是否破损、受潮, 有无松盖、渗漏、缺失、变形等现象, 同时审核供货商的出库单和发票与货物是否相符。合格后按各类试剂的特性分类贮存; 按保存要求置相应(冷藏、冷冻、室温)区域摆放; 其中又细分不同的组别分区放置; 相同试剂根据有效期按序排列[2]。对储存环境定期检查, 杜绝隐患。

3.试剂发放 根据临床实际需求, 按批号和效期依次发放。掌握试剂使用信息, 如有质量问题及时联系厂家, 做好保障工作。

二、建立有效库存

我科检验项目齐全, 试剂种类多达500多种, 日常管理纷繁复杂。较有效的方法是把不同组别、不同岗位、不同仪器相配套的试剂层层细化, 建立完整的电子目录, 以其为参照结合实际需求、现有库存量进行采购, 可避免遗漏和重复, 实际效果理想。

试剂本身有有效期的限制, 使用过期试剂, 检验结果得不到保障, 还会造成浪费, 致使科室经济损失。在平时工作中要定期检查库存, 对于非常规使用、有效期短的试剂, 要与临床做好沟通, 按需采购。了解试剂实际使用数量和周期, 合理制订采购计划, 避免定购过量或不足。

库存管理的水平决定运作效率[3]。要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 使库存成本最小化, 试剂本身还有时效性, 如何保持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是平时工作的重点。实践证明, 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科学化管理,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计算机软件管理

本科室使用杏软科技开发的“ 检验科试剂管理系统” 软件, 可进行基础数据设置, 包含:试剂基本信息、批准文号、厂商、供应商、组别、认领部门、认领人等。当试剂入库时, 可根据提示输入发票号、批号、有效期、数量、单价等信息。在这详尽的数据库基础上可进行试剂出入库、试剂报损等业务操作, 建立健全的明细帐目。能以过往的操作状况为依据, 智能推断出采购清单作为参考, 避免管理失误。还有提示框弹出, 用不同的颜色显示, 进行有效期提醒[4], 大大减轻了人工检查有效期的工作强度。

以往所有信息全部依靠手工登记, 手工建立明细帐目, 没有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试剂库房无专人保管, 各小组人员可随意进出, 自行领取所需试剂, 自行登记即可。容易发生错写、遗漏等情况。统计时信息繁杂, 需人工进行大量低端劳动, 费时费力, 且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现在在日常采购、领用过程中, 严格执行专人专管, 软件系统操作, 计算机管理。做到电子化记录, 数据实时更新, 动态了解试剂使用情况, 简便、快捷、省时省力。我科检测项目有数百种, 而且每年不断增加, 检验试剂分门别类、精细繁多。我们从源头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规范操作, 优化流程, 就可以做到一目了然、忙而有序, 避免了杂乱无章、效率低下等问题。

该套软件系统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 除了有入库、出库、库存、报损、总帐查询等模块外, 还可根据实际需要, 设置基本数据中一个或多个条件进行查询。能及时了解信息, 方便数据采集, 基本满足了各种统计、分析要求。能有效地实行监督制度, 对成本控制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连接打印机能立即生成报表, 整个过程透明、便捷。

四、科学化管理实效

1.试剂报损率逐年下降 试剂有生物学特性, 使用环节中各因素的变化会造成试剂的损耗。经过一系列科学、规范化管理, 我科试剂报损率逐年下降。20062010年5年试剂报损总数见表1

表1 检验试剂报损统计

2.注重性价比, 有效降低成本 试剂选购要进行质量、价格的评估。检验科应在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的基础上使质量最佳化[1]。例如:在使用某品牌升级版仪器后, 有2种辅助试剂价格昂贵且用量很大, 每月有很高的成本支出。经调研后发现其容器规格比旧版的大了近一倍, 可直接装机使用, 更符合新仪器的装配要求。其内容物成份、用途与旧型号仪器使用的小规格包装试剂完全一致, 但每毫升价格却贵了2.6倍。经过临床比对论证, 后者在增加了人工步骤后同样可用于新仪器使用, 且实际效果相同。在之后的操作中采用了“ 购买小规格试剂+人工” 的方法, 极大降低了试剂采购成本。见表2

表2 相同采购量不同规格辅助试剂成本比较

3.解析信息, 减少损失 软件系统对信息有很好的可追溯性, 当数据、规律发生异常改变时, 要善于发现, 积极采取措施。今年上半年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 用于体检的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试剂盒长时间没有出库领用记录, 与原来的使用周期不符。经主动去体检中心调查后发现, 该项目已被其他检测方法取代, 暂时停止开展。了解情况后立刻整理了剩余库存试剂, 与供货商沟通后进行了退换处理, 避免了因试剂停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五、总结

综上所述, 试剂管理不是简单的收发、保管工作。通过改变以往的手工模式实行科学化管理, 使试剂管理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减轻了手工管理的工作强度, 降低了成本和管理差错。要把科学管理的理念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 实现节约用量、减少浪费,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创造价值、效益最大化的工作目标。倡导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梳理好每个步骤, 使之高效、有序, 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 王前. 临床实验室管理[M]. 第2版.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90-93. [本文引用:3]
[2] 申慧亭, 王跃丰. 加强化学试剂管理, 服务实验教学[J]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 6(1) : 81-82. [本文引用:1]
[3] 邱灿华, 蔡三发, 栗山. 运作管理[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240-245. [本文引用:1]
[4] 徐力, 王会琴. 检验科试剂管理软件使用体会[J] . 实用医技杂志, 2010, 17(9) : 876.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