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冬莲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鹰潭 335000

作者简介:陈冬莲,女,1965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摘要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定量测定及HPV分型。

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133例CA患者疣体组织进行HPV分型和HPV DNA定量检测。

结果

133例CA患者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有93例治愈,40例复发。HPV亚型分析显示,133例标本中检出HPV DNA阳性131例(98.50%),110例(82.71%)基因型为HPV6/11,12例(9.02%)为HPV16/18,9例(6.77%)为HPV6/11合并HPV16/18。对131例HPV DNA阳性患者治疗前病毒载量进行分组比较,病毒载量为103~105拷贝/mL的患者50例,有11例患者复发;病毒载量105~107拷贝/mL的患者39例,有14例患者复发; 病毒载量为>107拷贝/mL 的患者42例,有15例患者复发。HPV6/11有23例复发,HPV16/18有10例复发,HPV6/11合并HPV16/18有7例复发。

结论

CA检测HPV DNA能区分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感染,可对CA复发及癌变进行预测。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640(2010)07-0543-04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patients with condyloma acuminatum
CHEN Donglian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Yingtan People's Hospital, Jiangxi Yingtan 33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s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Q-PCR) for dete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DNA and HPV typing in patients with condyloma acuminatum (CA).

Methods

FQ-PCR for HPV typing and detection of HPV DNA in wart tissue were performed in 133 patients with CA.

Results

In the 133 cases, 93 cases were cured after carbon dioxide laser treatment, but 40 cases had a relapse. HPV subtyp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here were 131 HPV DNA positive cases of the 133 cases (98.50%), including 110 cases (82.71%) with genotype HPV6/11, 12 cases (9.02%) with genotype HPV16/18 and 9 cases (6.77%) with genotype HPV6/11 and HPV16/18. 131 HPV DNA positive patients without being treated in groups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HPV DNA virus load. There were 11 recurrence cases in 50 cases with virus load 103-105copies/mL. There were 14 recurrence cases in 39 cases with virus load 105-107copies/mL. There were 15 recurrence cases in 42 cases with virus load >107copies/mL. 23 recurrence cases with HPV6/11, 10 recurrence cases with HPV16/18 and 7 recurrence cases with HPV6/11 and HPV16/18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s

Detecting HPV DNA can distinguish the high-risk HPV from low-risk HPV infection, and it can predict the possibility of condyloma recurrence and cancerization.

Keyword: Human papillomavirus; Condyloma acuminatum;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luorescent quantitation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 CA)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 HPV) 引起, 可通过不洁性交, 经受损的皮肤黏膜感染上皮细胞[1]。常见的HPV有30多个亚型, 目前研究表明与CA相关的HPV类型主要是低危型(6、11型)和高危型(16、18型)[2]。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 在我国位居性传播疾病的第2位[3]。1995年, 国际癌症研究协会(IARC)专题讨论会认为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几乎所有(99.7%)的宫颈癌组织均可检测到HPV[4]。该病潜伏期较长, 皮损形态多样, 而且HPV很难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血清型繁多[5]。为探讨CA皮损中的HPV分型、基因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我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133例CA患者疣体中HPV DNA型别及含量, 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材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10月皮肤科、妇产科和泌尿科门诊诊断为CA的患者133例, 其中男72例, 女61例, 年龄18~69岁, 平均年龄29.8岁, 病程25 d~9个月, 平均3个月 , 诊断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 CA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二、取材方法

暴露疣体, 常规消毒, 用血管钳夹取部分疣体组织, 置入1 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待检; 对宫颈壁及阴道壁疣体, 先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拭子轻轻擦净分泌物, 再用采样拭子在疣体表面用力摩擦数次, 取得脱落细胞, 将取样后的棉拭子放入装有1 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 常规预处理样本。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使用FQ-PCR仪(Light-CyclerⅡ 型, 德国罗氏公司); 试剂为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HPV6/11和HPV16/18型FQ-PCR诊断试剂盒。

四、检测方法

取出待测样本(组织样本用适量灭菌生理盐水洗净组织沾带的血液, 取约50 mg组织, 加1 mL灭菌生理盐水用匀浆器研磨成组织匀浆)全部转至1.5 mL离心管中, 12 000 r/min(离心半径为6 cm)离心5 min 2次, 沉淀经DNA提取液裂解后, 煮沸制备DNA模板, 置入配置好的PCR反应管, 放入FQ-PCR仪。扩增参数为93 ℃预变性2 min, 93 ℃ 45 s、55 ℃ 60 s扩增10个循环, 然后按93 ℃ 30 s、55 ℃ 45 s 30个循环。通过分析结果, 直接给出样本定量结果, 每次实验均做阳性和阴性对照, 质控结果均在控。

五、治疗

CA患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配合抗病毒及免疫调节剂联合治疗, 嘱患者半月复诊1次, 治愈标准为患者经治疗后皮损完全消退, 且随访3个月无新皮疹出现。病变复发< 3次为低复发, 3~4次为中复发, > 4次为高复发。

六、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用χ 2检验, 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治疗结果

133例CA患者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有93例治愈, 40例复发, 复发率为30.08%(40/133)。

二、HPV亚型分析

133例标本中检出HPV DNA阳性131例, 阳性率为98.50%, HPV分型结果见表1

表1 133例CA患者HPV亚型分析
三、CA患者治疗前HPV病毒载量和CA复发情况比较

表2

表2 CA患者治疗前病毒载量和复发情况比较(例)
四、HPV型别和复发情况比较

与HPV6/11型别比较, HPV16/18型、HPV16/11合并HPV16/18型复发情况显著不同(P< 0.01), 见表3

表3 HPV型别和复发情况比较
讨 论

HPV是一种环状双链小DNA病毒, 依据不同型别HPV与癌发生的危险性高低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高危型主要有HPV16/18型, 高危组HPV DNA通常组合到宿主基因中, 其作用可能为启动癌基因[6], 与肿瘤有关,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主要因素; 低危型主要有HPV6/11型, 常引起CA等良性病变, HPV可引起生殖道临床、亚临床和潜伏性感染, 而亚临床和潜伏期缺乏典型形态学变化, HPV DNA检测是目前惟一的确诊方法[7], 因此HPV DNA定性和定量检测, 对于CA早期诊断及复发观察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有2例CA患者HPV6/11型和HPV16/18型同时阴性, 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均诊断为CA, 可能是HPV6/11型和HPV16/18型以外亚型感染所致或实验误差造成的, 有待进一步探讨。

HPV亚型分型检测结果显示, 133例CA患者 HPV DNA阳性率为98.50%(131/133), HPV6/11型阳性率为82.71%(110/133), 与文献报道相近[8, 9], HPV16/18型阳性率9.02%(12/133), 同时检出HPV6/11和HPV16/18型同时阳性率6.77%(9/133), 说明同一患者可同时有多种型别的HPV感染, 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9], HPV6/11与HPV16/18阳性检出率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可见CA感染以低危型HPV6/11最多。世界各地对CA中HPV基因类型进行了研究, 表明发生于男女外生殖器部位CA主要由HPV6型及HPV11型的侵染所引起[10], 说明低危型HPV6/11主要引起外生殖器CA等良性病变[11]

为探讨CA复发与HPV DNA含量是否有关, 对131例HPV DNA阳性患者治疗前病毒载量进行分组, 治疗前病毒载量为103~105拷贝/mL的患者50例, 有11例患者复发; 病毒载量在105~107拷贝/mL的患者39例, 有14例患者复发; 病毒载量> 107拷贝/mL的患者42例, 有15例患者复发, 3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说明FQ-PCR检测HPV感染的确切意义在于定性, 而不在定量[12], 即治疗前HPV DNA含量多少与CA治疗后是否复发无明显关系。复发可能主要与宿主细胞免疫状态有关, 机体免疫力下降, 完整的细胞免疫系统平衡失调或缺陷是CA复发恶性循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13], CA疣体中HPV DNA含量不是主要复发因素, 提示CA的治疗除了消除疣体外, 应加强免疫治疗防止复发。

FQ-PCR把基因扩增的敏感性、分子杂交的特异性和光化学反应精确性融为一体[14], PCR扩增和产物分析全过程均在单管封闭条件下进行, 通过计算机控制, 实现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实时动态检测和结果自动分析, 较5%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检测、常规PCR等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应用FQ-PCR可快速检测组织中HPV感染, 可区分高危致癌及致疣HPV感染, 及时了解病毒载量变化, 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及发现癌变高危人群提供依据, 对CA复发及癌变可进行预测。

CA患者感染HPV主要以低危型HPV6/11为主, 仍然有12例患者标本为高危型HPV16/18感染, 9例CA患者被HPV6/11和HPV16/18型双重感染, 提示这些感染是引起患者局部组织发生癌变的高危因素, 需加强临床随访定期检查[15, 16]。多种型别的HPV感染不仅增大其临床治疗的难度, 而且也使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复杂化, 不同型别的复合感染较单纯感染是否会更进一步促进生殖系肿瘤的发生, 有待探讨。

HPV16/18型感染和HPV6/11合并HPV16/18型混合感染患者病程较为顽固, 复发间隔周期短, 次数增加, 其原因是否与HPV感染型别因素及CA患者机体细胞免疫低下有关, 有待进一步研究。据文献报道, 宫颈癌发病和高危型HPV反复慢性感染有着因果关系, 宫颈癌和癌前病变、鳞状上皮病变组织中含有HPV DNA[17]。随着社会的发展, 性传播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经生殖道传播和感染HPV概率也随之增加, 持续的HPV感染在宫颈癌的演进中扮有重要角色, 建议对此类患者应当延长治疗期及随访期, 对CA患者应该检测HPV高危型, 阳性者不仅要除去病损, 还要加强药物治疗和追踪观察以防癌变。HPV感染到发病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早治疗成为可能, 所以高危型HPV16/18 DNA检测对癌症的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Bosch FX, Manos MM, Manoz N, et al. Preval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cervical cancer: a worldwide perspective[J]. J Natl Cancer Inst, 1995, 87(11): 796-802. [本文引用:1]
[2] 方超平, 李紫, 张军, . 尖锐湿疣患者病损部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 2006, 21(4): 392-395. [本文引用:1]
[3] 陈明亮, 树叶, 李宝花, . FQ-PCR检测HPV-6、11型在尖锐湿疣诊断中的应用[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4, 20(2): 189-190. [本文引用:1]
[4] 余剑敏, 沈智君. 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多重荧光PCR在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中的应用比较[J]. 检验医学, 2008, 23(5): 484-487. [本文引用:1]
[5] 邵椒青, 许素玲, 吴泽文, . 荧光定量PCR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在尖锐湿疣中的应用[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2, 16(5): 324-325. [本文引用:1]
[6] 陈焕英, 陈享, 聂金汉,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在尖锐湿疣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05, 34(3): 288-289. [本文引用:1]
[7] Herrero R, Castle PE, Schiffman M, et al. Epidemiologic profile of type-specific Humam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nd cervical neoplasia in Guanacaste, Costa Rica[J]. J Infect Dis, 2005, 191(11): 1796-1807. [本文引用:1] [JCR: 5.848]
[8] 吴文中, 刘姝莉, 李延武, . 尖锐湿疣患者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12(4): 350-351. [本文引用:1]
[9] 郭书萍, 王永昌. FQ-PCR检测尖类湿疣皮损中HPV-DNA[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1, 32(1): 81. [本文引用:2]
[10] Hernadi Z, Gazdag L, Szoke K, et al. Duration of HPV-associated risk for 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6, 125(1): 114-119. [本文引用:1]
[11] 吴芸, 马彩玲. 人乳头瘤病毒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研究[J]. 医学综述, 2008, 14(3): 361-363. [本文引用:1]
[12] 黄进波, 许敏鸿. 荧光定量PCR检测性病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核酸[J]. 临床检验杂志, 2004, 22(3): 225. [本文引用:1]
[13] 吕成国. 尖锐湿疣159例复发因素分析[J]. 医学信息, 2008, 22(9): 1637. [本文引用:1]
[14] 冯文曦, 梅玲, 王宁, .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结果分析[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5, 27(13): 1366. [本文引用:1]
[15] 李明成, 郑华.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基因型的检测[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8(2): 118-120. [本文引用:1]
[16] 王鹤, 乔友林. 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及其相关疾病[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 129(5): 678-684. [本文引用:1]
[17] 魏乔红, 王贵荣, 陈广瑜, . 西安地区尖锐湿疣患者感染病毒类型初步探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 11(4): 39-41. [本文引用:1]